近年来,煤炭行业面临环保压力与资源枯竭的双重挑战,怎么样提高煤炭生产与洗选的效率,成为业内亟待突破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选煤厂凭借创新研发的双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以及基于专家模型的重浮联合工艺和精煤质量控制智能决策系统,成功实现了从传统人工操作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变,标志着行业的技术迭代与转型。
柴里煤矿选煤厂作为一座年洗选能力达到240万吨的矿井型选煤厂,面临着原煤质量变化频繁、物料粒度组成和密度不稳定等一系列“硬件”问题。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长,优质煤炭储量的慢慢地减少,传统的选煤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为了迎接这些挑战,柴里煤矿与威海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携手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改善了选煤设备的性能,更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经过数十次实验室及现场验证后,新型双锥旋流器的使用,不仅解决了设备性能的困扰,也明显提高了分选精度与效率。根据柴里煤矿选煤厂主任工程师徐同金的说法,经过改造,该系统的分选精度提升至0.25mm,原煤处理量同比增加5%,单系统能耗降低了7%,精煤产率提升1.5%。这一系列惊人的数据背后,蕴藏着柴里煤矿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坚持与付出。
与此同时,柴里煤矿对选煤系统的软件层面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智能集控中心的建设,是该矿实现智能化选煤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新研发的精煤质量控制智能决策系统,选煤厂可以实时监测煤质变化,自动调整生产流程,从而大幅度降低人为操作误差,提高生产的稳定性。
这种基于专家模型的智能系统,结合历史生产数据与现场实时数据,建立了一个可自我校正的数学模型,确保选煤过程的所有的环节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运作。选煤厂的集控员白茂玲认为,智能决策系统的引入大幅减轻了工作强度,提升了精煤回收率。
自该系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以来,柴里煤矿不仅在生产效率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更是在经济效益上创下了近4000万元的收益。不仅如此,这一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同样表现出色,降低了介质消耗和设备能耗,促进了煤炭生产的绿色转型。
柴里煤矿的成功经验,不仅为自身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更为全国煤炭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借鉴。随着慢慢的变多的煤炭企业迈向智能化,整个行业的技术标准、操作流程也将随之全面升级。
展望未来,如何将科技与环保融合,积极应对煤炭行业中的各种挑战,将是各大煤企需要一同面对的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技术创新的助力下,中国的煤炭行业必将在环保与效益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